>>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2 -> 奋斗者 正青春 -> 要闻
“探长”黄涛:20余载为铁路钢轨“问诊把脉”零错判
2023-03-02 07:45:43   
2023-03-02 07:45:43    来源:宁夏日报

  2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黄涛作为2022年“最美铁路人”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对于铁路人来说,这个称号是最高荣誉,我非常兴奋!”在与记者的通话中,黄涛难掩激动。此外,他还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路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为‘黄探长’点赞!”“‘黄探长’,你是我们的骄傲。”……喜讯传来,黄涛的手机被祝福信息铺满。“大家为啥都叫你‘探长’?”面对记者的疑惑,黄涛说,探伤工作实际上就是给钢轨做体检,找出钢轨的各种伤损,防止发生断轨。因为练就了探伤钢轨的“火眼金睛”,黄涛在23年的探伤工作中没有出现一次漏检错判,先后发现各类伤损钢轨2600余根,被同事、同学们称为“黄探长”。

  黄涛出生在银川市贺兰县暖泉村,包兰铁路距离村庄不过300米。小时候,黄涛常翻出父亲的蓝色衣服,跑到村头和小伙伴们一起模仿着铁路工人工作。1996年初中毕业后,黄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兰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进入铁路系统,如愿穿上那身蓝黄相间的衣服,从事钢轨探伤工作。

  “镜子照一照,锤子敲一敲,走走路,推推仪器”,刚开始干钢轨探伤的时候,黄涛认为这份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用不了多久谁都会干”。一周后,亲眼见证了师傅的探伤过程,黄涛改变了看法,并对探伤仪产生兴趣。“这东西真厉害,只要从钢轨上推过去就能发现钢轨里面有没有伤损,而这些伤损几乎是肉眼看不见、手摸不到的。”黄涛回忆道,短短一年,他写下了3万多字的学习笔记,一下班就跑到练功场反复练习,很快他便成长为车间的业务骨干。

  钢轨探伤是一个出力流汗的岗位。作业时,每天要推着80多斤重的仪器,踩着轨枕行走近10公里。即使是数九寒天,也得要摘掉棉手套徒手作业。在黄涛看来,钢轨探伤“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干的都是良心活。如果没有认真排除,干完活回到家都睡不踏实”。因此,他创造了很多“传奇”——发现过2平方毫米的缩孔、1.5平方毫米的气孔,再小的伤损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2013年初,银川工务段党委成立了“黄涛探伤工作室”。以前探伤工需要肩挎手提近10公斤重的探伤仪器和备品徒步行走10公里左右,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工具备品相互磕碰设备故障率高。黄涛摸索着画图纸,跑遍周围的工厂找人加工,反复试验改进,历时3个多月,终于成功研发出工作室第一个技术创新成果——便携式焊缝探伤小车,后来在全局得到推广。

  近年来,黄涛带领团队“技术攻关、带徒传技、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的“4J”理念,研讨制定作业标准15项,完成技术课题攻关23项,其中8个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工作室也被评为“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探伤领域的“种子团队”。

  “我的成长进步得益于师傅们的倾囊相授,现在,我更要把技能全部传授给同事们。”黄涛会把每次现场作业发现的典型伤损的实物拍成照片,作业回来后再对照伤损的B超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成PPT、微视频等,为车间探伤集训准备鲜活的授课素材。“结束北京的行程,我回去将继续编辑图谱教材,让更多的同事通过培训成为行家里手。”黄涛先后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3人,带出全局、全路技术能手18人。孙阳阳和吕叶两个徒弟,相继获得全路钢轨探伤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第一。

  钢轨探伤是幕后工作,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工作。“铁路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我们。以后我还要埋头苦干、继续前行,做一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黄涛说。(记者 陈 瑶)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